作者(中)
黃煜
中文摘要
大眾媒介在列寧式共產國家中歷來是執政黨嚴密掌管的最重要工具。然而隨著大陸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黨的媒介卻發生了微妙而又深刻的變化。一方面,大眾媒介仍舊以黨的利益為依歸,扮演著黨的喉舌之角色;另一方面,大眾媒介卻在瓦解共產黨專制統治、創造自由多元的非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轉型中成為推動變革的先鋒和動力。大眾媒介本身已成為社會改革力量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黨的媒介反過來成為傳播民主自由、促進和平演進的重要工具。毛之后中國大陸電視媒介在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為明顯;其中,大陸中央電視台1988年播放的六集電視片《河殇》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震蕩較為深刻地反映了這一趨勢。
共產黨的媒介為何會自套鎖、陷入困境?本文旨在探究這一有趣的吊詭現象,并通過研討電視媒介的本質特徵尋求部分解答。本文嘗試運用制度分析(Institutional Analysis)的方法,以政經考察之取向論述電視媒介作為文化產品和文化業的制度性的悖論,并以電視片《河殇》為例,剖析了共產黨媒介内在制度性矛盾以及陷入吊詭與困境的原因。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從政經分析的取向理解電視媒介在共產黨國家中的動態作用;第二部分為電視片《河》的個案考察;第三部分以制度分析的方法解剖共產黨媒介為何自陷困境這一詭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