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電視的本土化經營屬性之研究

作者(中)

陳清河

中文摘要

「電波無國界」?「頻道是稀有資源」?在電子媒介蓬勃發展的今日,這的確是有待重新商榷的話題。因為,在媒介閱聽理論中,傳播原本就是一種溝通行為,縱使傳播技術上電波早已可以突破國界的限制,但是,基於文化背景的差異與使用語言的隔閱,使得電波祇能傳遞訊號,不過仍難以有效的傳播完整的訊息。事實上,國界的定義在衛星傳播的過程中仍然是存在的;至於「頻道的稀有論」,這早就是受到質疑的話題,不可否認的事實,無論廣播或電視媒介,閱聽人有太多的選擇,如今存在人類生活中的電視頻道之多元化,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本文乃針對衛星電視頻道多元化發展之後,所產生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為基本架構。分析國內電視經營者為因應日趨競爭環境變化,並在實質營運中投資報酬的壓力下,試圖將國際屬性的衛星視為一種本土化媒介通路的相關情境加以探討。

本文主要内容:
(1)探討國內衛星頻道節目經營之概況。
(2)相關法規對未來國內衛星電視媒介生態的影響。
(3)分析衛星電視本土化經營的相關因素及國內衛星電視本土化經營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