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模仿秀成為「政治嗎啡」—台灣政治模仿秀的「反」涵化效果

作者(中)

王泰俐

關鍵字(中)

資訊娛樂化、政治傳播、政治模仿秀、政治談話性節目、涵化效果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索台灣特有的政治模仿秀對年輕族群(十八歲到二十五歲)所形構的政治人物和政治議題,是否會產生涵化影響?節目當中諧擬式的政治符號以及真假混雜的政治對話,將會如何形塑年輕族群對政治人物以及政治議題的觀感?

研究結果發現,政治模仿秀節目似乎產生了一種類似「政治嗎啡」的效果,因為它降低了觀眾對政治言語偏差行為的負面認知和預估,也降低了觀眾對政治世界負面的認知,並顯現出極明顯的政治資訊娛樂化的涵化效果。政治模仿秀不僅美化了政治言語偏差行為,也美化了政治世界的認知,使得年輕觀眾傾向認同政治資訊娛樂化的做法,而這個認同更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真實」政治與「模仿」政治的混淆,也更容易以娛樂化的心態看待政治人物以及政治議題。